從聖經瞭望世界論壇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轉貼:離教之路ABC

向下

轉貼:離教之路ABC Empty 轉貼:離教之路ABC

發表 由 抽刀斷水 2008-12-04, 01:27


轉貼:離教之路ABC
初版:2004/5/4
第二版:2004/5/21(增加離教之路流程圖)
第三版:2004/6/24(增加離教後的症狀、及繼續進尋的道路內容)
第四版:2004/7/19(增加離教前的考慮--轉教會問題)
第五版:2006/11/3

原載於離教者之家(http://exchristian.hk),歡迎轉載,唯請註明出處和保留全文,及只能作非牟利用途

目錄
前言
離教的定義
為甚麼離教?
暸解宗教的成因
教會如何令你對它產生倚賴?
離教前的考慮
決定離教
教會對你的影響
離教後的症狀
離教後的心理調節
剛離教的生活適應
繼續進尋的道路
離教之路流程圖
鳴謝
參考資料
前言

這不是一篇反基督的言論,亦不是勸諭教徒離教的文章。創作本文的目的,是希望能提供各準離教者和已離教者的一些基本資料,對離教的心理、技巧、將要走或正在走的路有一個概括的了解,令他們的離教之路走得更輕鬆。


離教的定義
「教」,這裡狹義指基督教,包括天主教、新教、東正教及其他信奉耶穌為救主的宗派。「離教」,即曾經是基督徒,而決定離開基督教,否認自己為基督徒的過程。離教並不一定要支持無神論、反基督等,亦無規定需要改信其他相反教派,如撒但教。


為甚麼離教?
離教,與信教一樣,不同人有不同的原因。不過,根據我們所接觸的例子,大致上可歸納如下:

看見苦難,與上帝的愛有矛盾
教會中人(包括牧師、教徒)的虛偽、罪惡等,令人失望
明白教義(部份或全部)的不合理性
無效的祈禱,質疑自己只是跟空氣說話
天堂容許偽善的教徒,卻容不下善良的非教徒親友
了解《聖經》的權威性問題,包括翻譯、來源、版本等
突然醒覺到基督教所形容的上帝,原來只是心理幻覺,根本不存在
了解基督教的霸道排他、威逼利誘等的特性

暸解宗教的成因
宗教源於恐懼,而恐懼與無知是相輔相乘 [1]。

基督教中的原罪、地獄、懲罰等恐嚇概念,是令人恐懼的因素。人越恐懼,越會執迷、偏聽,導致無知;人越無知,沒有智慧,就越恐懼。恐懼與無知,造成宗教的生存空間。

另一方面,很多當初信奉基督教的人,都想在人生的意義及目標、宇宙及生命起源、道德等問題上尋找答案,而教義內都有一些看來能滿足這些問題的「答案」。可是這些權威性的「答案」卻往往不能受質疑及否定,這些封閉、無批判性及無反證性的思想,就成為基督徒的絕對「真理」。


教會如何令你對它產生倚賴?
以下是基督教控制信徒的洗腦方法,可是現今一般教會,都會在某程度上使用其中部分的技倆 [2]:

隔離:由於肉體與外界社會隔絕,失去了可供理性思維參照的對象,漸漸脫離現實
催眠:利用催眠方法,令人易於接受驅使、引導;這些催眠手法常藉默想之名進行
內疚:誇張昔日生活方式如何罪過,令人容易接受永生得救的教導
恐懼:恐嚇說即使有一點點不妥的思想或言行,便足以失去靈魂肉體
愛的轟炸:各人不斷擁吻、親熱、觸摸、花言巧語,令人覺得自己屬於這個家庭
貶低外界:批評外面世界與其他宗教,令人覺得這個團體的正義神聖
玄奧的溝通:長篇大論,重複誦唸某些基要詞句,令人相信有上天指引
經濟倚賴:要求信徒入教時盡獻所有家產,令信徒從此非靠團體維生不可

離教前的考慮
Q: 以前的朋友都在教會,離教後我會很孤獨嗎?
A: 這是最常考慮的問題,答案通常(不幸地)是肯定的。因為不少基督徒通常只有狹窄的生活圈子,甚至只在教會中結識朋友。同時,很多基督徒卻不願與離教者繼續來往,原因不外乎是不想被撒但引誘、拌倒,對他們失望透頂之類。於是,離教者往往幾乎會失去所有的朋友。但是這也是個好機會,讓你看清楚你身邊的朋友中,哪些才是值得交的。假如你的朋友會因為宗教意見不同而離開你,這是真正的友誼嗎?其實,沒有朋友只是過渡時期的情況,隨時間過去,以前的朋友的位置會被新的朋友取代。只要為人真誠,在那裡都可以結交朋友。

Q: 不如先轉另一間教會,轉換一下環境後再看看如何?
A: 假如教徒仍對基督教有希望的話,轉換教會也無可厚非。問題是據一些離教者的經驗,轉換教會也只是帶來另一次的失望,究竟要轉多少間才死心?或者有些人認為不應只轉了一兩次而放棄,這缺乏實驗精神,應不斷嘗試,直至找到合適教會為止。雖然,這種精神看來不錯,但以自己為實驗品,用自己的時間、青春來做實驗,到頭來實驗失敗,損失最大的人只是你自己。另外,實驗並不一定是轉教會,實驗一下離教又何妨?

Q: 離教後人生如何自處?
A: 不再盲目接受個別宗教訂下的人生意義,不代表人生就沒有意義。離教後每一個人都是自由的,無須再遵守任何不合理及僵化的教條,但是亦不會有一個「權威性」的思想或人物去指導你以後怎做。關於人生的問題,你必須自己去找答案,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同。多元化地看看不同的哲學書籍或其他宗教的教義(但不一定皈依或相信某單一宗教),會幫助自己找尋將來的道路。


決定離教
離教不是一時衝動,也沒有類似「不離教者下地獄」的恐嚇,離教是你在自己理智、清醒的情況下作決定,我們不會像教徒般圍著你勸你離教。我們關心的,只是你在教會的痛苦、對不合理教義的醒悟、以及基督教對社會的負面影響等。假如你對基督教仍充滿信心,我們不會建議你離教。

離教後,一定會有教友突然變得很「關心」你,但這些大都不是出於對你真正的關心,其實他們只是盡最後的努力去挽回你,「提醒」你返教會而已。當他們知道你已確實離教/不再信神,他們反而不會再找你。要應付這些虛假的「關心」,這時你需要一些實戰技巧 [3]:

明言自己已離教,不想/沒有興趣再去教會的聚會,請對方尊重。要有禮貌但立場堅定,不然對方以為你還有心軟的機會,你的明示他們就會裝作聽不到。當然,要點到即止,說明自己不再信教就是,不要解釋為甚麼不信教或者信教有什麼不好,以免讓他們以為你在攻擊他們的信仰。或者加一句「你放心,神會帶領的了」,對方會更受落。
跟他們說,你需要一些時間冷靜一下(或者休息一下)。或者說,你覺得現在和神相處的方式好像有點問題,所以想轉換一下方式,諸如此類。不過,這方法需要不錯的口才。
用你推卻其他聚會/活動的方法,例如說自己很忙,剛巧那段時間有事要辦等。這方法的好處是不易令人反感,壞處是別人日後仍會繼續邀請你,因為他們可能真的相信你只是一時很忙。
索性和他們斷絕聯絡,不要讓他們找到/聯絡到你。不過有些基督徒非常「有恆心」,例如就算你關掉手機,他們仍會繼續留言。情況許可的話,不妨考慮更改電話號碼和電郵地址。這方法好處是不需找藉口交代,也不會遇到難堪的場面。是否可行則視乎個別情況而定。

教會對你的影響
以下各點,是教會在你不知不覺中,可能已經影響了你 [4]:

放棄有自己思想與感覺的權利
完全對自己不信任
藐視外面的世界,對教外人有介心
思想兩極化,將事物簡化地判斷成對與錯、神聖與世俗等
創意與自然觸覺受壓抑
不能接受其他信仰或靈修

在具體的道德觀上,以下三點與現今主流社會的道德有所不同 [5]:

對同性戀的看法:
對同性戀者產生厭惡感
現時香港已把同性戀非刑事化,而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》及《經濟、社會與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》都反對性傾向歧視

對婚前性行為的看法:
把婚前不是處女的人當成淫婦
只要兩方都已成年,香港及大部分國家的法律都沒有禁止婚前性行為

對自慰的看法:
長期壓抑堅持不自慰,令性慾不能得以宣洩
自慰是處理個人性生理與性慾望的方式之一,現代醫學和心理學普遍認為,自慰對健康是沒有不良影響的,反而因自慰與反對意見的矛盾而產生嚴重的罪惡感、壓抑感、自責感,會使自己陷入心理矛盾的痛苦中

離教後的症狀
離教後的心理狀態,部份與戒酒後的斷癮症狀類似 [6]:

抑鬱、自卑:由於教會不斷灌輸自我懷疑及自責所造成
孤獨:當由一個社交環境轉到另一個,跨過這障礙時的衝擊
不滿自我:自己的決斷力及其他理智能力轉弱
偶爾陷入教會灌輸的思維,多是由某些刺激(如音樂、符號、字句)引起
對曾參加過教會的事難於啟齒,通常是由於強烈地感到內疚、恐懼及痛苦
人際關係障礙:溝通、表達、認識新朋友、組織活動、約會、心理及生理上親密關係,都可能有困難
不信任其他人及其他團體,例如對參加有組織的團體(如政黨)有所猶豫
對思想控制有戒心
漠視人類情緒
安於現在的放鬆而不理會將來

離教後的心理調節
首先最重要的一點,是要信任自己
相信自己的判斷,主動追求所需的資料
停止兩極化地判斷事物
誠實地了解生命是甚麼,而不是希望它是甚麼,或者它應該是甚麼
面對生命,要有勇氣和熱誠,排除恐懼
擁抱生命,明白靈修不是逃避生命,而是提昇生命
學習對自己的靈修負責,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也可靈修
有些人會利用音樂及藝術來幫助自己靈修

剛離教的生活適應
以下是剛離教後要注意的事項 [7]:

可以有很多時間閱讀、反省、放鬆。基督徒的生活,佔據了很多時間在崇拜、團契、小組、讀經、事奉及祈禱等,現在你可儘量享受久違了的空餘時間,做新的運動、看看雜誌、泡個泡泡浴、散步等,週末週日再次屬於你了。
避免極端行為。由於有被背叛、傷害及利用的感覺,你可能突然想去放縱自己,包括喝個酩酊大醉、濫交等。享受生命及樂趣本來就沒有錯,但這些憤怒及不安的行為卻可能會引致意外,如被人打、性病等。現在你已是自由人,不妨先享受簡單的快樂,當你離教時間長點,待精神及情緒安全及穩定後,才嘗試放縱也不遲。
暫時不要參加任何靈修(或任何令你付出時間與金錢的)組織,因為對你來說,可能會因被孤立、誤解或不屬於甚麼,而受引誘「重投」另一組織。異端邪說、古靈精怪的組織,對於離教者總是虎視眈眈。
學習做個讀者,尤其是閱讀非小說類的書。你現在可盡情發掘閱讀樂趣,包括以前曾被禁止閱讀的所有書,或者學習新的工藝,又或是研究以前一直很好奇的題目。你可以更有意義地運用你的時間,因你已無須再反覆閱讀聖經了。你可看一些名人傳記,你會驚訝世上很多有智慧的人,成年後被具破壞性的宗教洗腦;或者自幼在宗教家庭成長,最後克服迷信及恐懼而尋獲自我。藉著閱讀,你無須再獨自找尋生命的意義及在宇宙中的定位了。
當你找尋適合你的思想時,你已無須再為其他人而標籤自己,或者皈依某單一哲學或思想。不要被基督徒、無神論者或其他人逼你到他們設定的空間,信和不信、隨時間變更和改進都與別人無關。人們總愛標籤及拋出解釋,因為可使他們不用苦思。假如你剛離教,正重新發現自由思想的樂趣,對於那些頭腦簡單和不愛跟你一起思想的人,你就不用花時間和他們分享你的個人故事了。

繼續進尋的道路
你可以寫下你的經驗,這有助於評估、了解、和妥善地處理過去參與教會對自己的影響。也可聯絡與你有相似經驗的人,分享及互相扶持,這亦有助你建立自信和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我們誠意支持你,勇敢地面對生命,繼續積極地進尋屬於自己的道路。你現在可能感到本文所說的很空泛,不過生命其實本來並不是那麼複雜。我們沒有介紹另一些思想給你,以免你誤以為那是我們所認為的唯一真理。正如前文所說,如果想真正了解生命,你可看看哲學書籍或其他不同宗教的教義,自由地選擇自己想要的資料,戒除倚賴別人指引的習慣。

你不再是受害者;相反,你已是生還者了!(You are no longer a victim but a survivor!)

祝你有個光輝美好的將來,擁抱完全屬於自己的人生!


離教之路流程圖


鳴謝
本文有賴以下朋友提供意見、指正及補充,謹此致謝(排名以意見提供先後序):火柴、kcbbq、Lase、Clement LO、筆芯

參考資料
原文為 "Fear is the source of many social ills. It gives rise to superstitions and religions, ... Ignorance and fear are closely allied; they feed from each other, and their appetite grows by feeding." A C Grayling, The Meaning of Things: Applying Philosophy To Life, Weidenfeld & Nicolson, pp. 18-20.
神父揭邪教洗腦八法,東方日報,1998/12/28
四點技巧由離教者 kcbbq 及嘉芙蓮提供方法
教會對你的影響、離教後的症狀、及離教後的心理調節,以上三個單元主要參考離教心理專家網站 http://www.marlenewinell.com/
意見來自離教者根本作狀的見證
Eric Merrill Budd, Recovery from religious abuse, http://web.archive.org/.../www.ifas.org/wa/recovery.html
Russell Miles (an ex-christian), I walked away... now what?, http://www.losingmyreligion.com
離教者之家(http://exchristian.hk):提供前度基督徒的離教見證,鼓勵支持每位離教者

抽刀斷水
抽刀斷水
群組:離教者
群組:離教者

男 文章總數 : 41
來自? : 離教者之家
職業 : 離教者之家的站長
信仰及宗派 : 離教故無信仰
舍克勒 : 17678
注冊日期 : 2008-11-18

回頂端 向下

回頂端


 
這個論壇的權限:
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