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聖經瞭望世界論壇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轉貼討論:空與情-第二部:超越佛智

向下

轉貼討論:空與情-第二部:超越佛智 Empty 轉貼討論:空與情-第二部:超越佛智

發表 由 不是台壇慈秀 2009-08-08, 17:33

空與情-第二部:超越佛智
龍樹的空觀哲學
大乘佛教的開創者龍樹作《中觀論頌》與《大智度論》,闡揚「緣起性空」的哲學,空的概念乃成為佛學的核心概念。他在《中觀論頌》開章即言:「不生亦不滅,不常亦不斷,不一亦不異,不來亦不去。能說是因緣,善滅諸戲論。」這裡顯示了「緣起性空」之理論路線,意指萬物隨著因緣而起現,其本性是空,即沒有固定不變的本質,所謂「生、滅」「常、斷」「一、異」「來、去」是我們加諸事物之上的範疇或概念,事物本身不是這些概念可盡描述,也並無「生」、「滅」之類的「自性」〔即不變本質〕,故加上「不」字,即為一種「遮撥」(即否定),撥去這種假名施設,即見事物那無定相〔無常〕之實相。任何將這些概念當成事物之本質,而將之客觀地執實,即為「戲論」。這不單破心理義的煩惱執著,也破邏輯性的置定〔logical positing〕或知識上的認定

既然一切關係都在變動,互為因果,離開了關係,一些事物就會消失無形,因而事物根本沒有不變的本質,只是隨關係的湊合而有,亦隨關係的分散而無。我們之所以認為其有本質,只是我們用了語言文字,為事物加上「假名」,此「假名」有置定作用,使我們依其名而以為這就是事物之本質。由於我們內心將事物概念化,置定之,而產生知識的錯誤判斷,以為事物會不變,遂生執著;由執著伴隨而來的,即為對價值的錯誤判斷,痛苦即由此來。破此痛苦即在轉換一種智慧〔般若智〕的觀法,以見「空」的真相。此即如緣起本身見其as such,見其相為「不增不減」〔般若心經〕,增就產生執著,減就變成斷見。此須一種「中道」以觀空與假名,才不會執著空或假。
龍樹又云:「諸法不自生,亦不從他生,不共不無因……以無自性故,他性亦復無。」「自生」、「他生」、「共生」、「無因生」,為世上理論對事物根源的解釋,但任何一種解釋都會使事物有定相、有自性、故盡掃蕩之。
又云:「眾因緣生法,我說即是空;亦為是假名,亦是中道義。」(中論卷四)緣生故空,萬物由關係相依而成,無固定本質;在其固定本質上,不只是「假名」,更因著語言的置定作用,而構成虛假的本質。這假名可稱為「有」,即從現象說仍是「有」,因為有的本質是「空」,但也不執「空」,不以知為「無」,蓋現象上仍是「有」,從中道兼觀「空」與「有」,不執於空,也不執於有,即是最高的觀法,能毫無執著而見事物之真相。這是一種相消的辯証法,亦是從雙重〔或多重〕標準以破知識所成之相,以蕩相顯執。
對空觀哲學的批判
龍樹的空觀哲學,是純由當前事物之現象去破解任何理論或心理上的執著,並由此來解除痛苦。以空觀作為一種基本人生信念,是純實踐地解除苦的方法,但卻將整個宇宙人生及生活世界留為空白,不作根源的說明。實踐者雖得著生活之自在,但卻將萬象、知識、人生、是非、以致民族、文化均視為可有可無,終必陷於「無理無力無體」之局,將「最高境界」與「現實生活和宇宙」打分為二。
生活是一真實為人所感知的現實,包括所見的萬象、能見的知識、人的倫理情懷、道德是非及民族文化的視域等。但佛學追求悟空的境界,必須視一切現實生活「如幻如化」、「我說眾生如幻如夢涅槃,無二無別」(小品般若卷一)、「一切法皆是變化。」(同上)。如果一切生活萬象必化為緣空,必須破除生活的迷執,才能悟真實。
佛學是必須破除生活本身之「實」,而去顯其所觀之「如幻如化」之「實」。捨離真實生活,去完成真實之觀;一是生活之實,一是如幻如化之實;破前著才得後者。如此一來,真實終必分為兩種,「真實」與「生活」必須在理論上打分為二,而非圓融境界。
從生活現實、萬象、知識、倫理、道德、民族文化來看,均為有理有力有體。而若從佛法空觀去生活,則須先界定如幻如化之實相,以此為實,但此「實」乃為無理無力無體,祇能蕩相遣執,卻無法對終極根源作出說明;且終必違背現實生活,才能顯其實相;故此觀點絕非終極之論。且在無理無力無體之幻化中,一切行動均被容許,無是非善惡可言,而終結會成為狂禪之無行。
狂禪之表現,為破道德以顯實相,後果可能不過是產生淫僧,如《五家正宗傳》卷三載:尼姑「無著」未出家時,拜大禪師宗,住其臥室,首座弟子入室,記載曰:「見(無)著寸絲不掛,仰臥於床,師指曰:『赤裸是什麼去處?』著曰:『三世諸佛,六代祖師,天下老和尚,皆從此中出!』師曰:『還許老僧入否?』著曰:『這裡不渡驢渡馬。』」這明顯是淫行的記載,卻美其名為高境界的禪法。
《古尊宿語錢》卷四二,洞山語錄,董龍派的真淨克文以「情與無情,同一無異」,故可「出入四五百條花街柳巷」。若悟道者可出入花街柳巷,與淫行者無差異,則誰是悟道者,誰是淫行者,豈成為不可分?空的極致,是混淆是非黑白,破毀人倫道德。
由於印度佛教從中道以觀空有,空有之間仍有隔,未完成一圓融系統,且空的極致是陷於無理無力無體,故當佛教進入中國,即漸被扭轉其特性。印度佛教本來重點在萬物之關係,重其構成性而掃蕩本體論,但此中留下嚴重困難:若人空又法空,那麼成佛如何可能呢?又萬物之根源是甚麼呢?故此,佛教傳到中國時,中國思想由其故有傳統即提出兩要求:(1) 普遍人性的建立;(2) 整體和諧的本體論系統之建立,對一切法需作根源的說明。
中國的佛教經過竺道生的消化,首先強調人人皆可成佛,與印度佛教以為「一闡提」不能成佛之說反對,主張人人有佛性。所謂佛性,原是指佛的眼界,成佛是其眼界能觀眾生,而見眾生皆已成佛;眾生原佛,即眾生具一成佛的本性。而佛性涉及「心性」問題,與中國的心性哲學可以接合。佛教哲學一向有一困難:既「無我」的話,又去解脫誰呢?在空觀中可破此問題,謂其執著;但到了中國,則開始建構一新形態的本體論,即「真常心」系統,以解決此類問題。
這新形態的本體論,來自佛教本身不能解決的問題,如人我法皆空,人如何成佛?在印度有唯識宗提出,成佛的根據在心識中的「無漏種子」;但無漏種無自性,不能自我起現以成佛,故須尋探更深的成佛根據。後遂有大方等《如來藏經》,以「如來藏」為眾生本有之佛性,《勝鬘經》以法身本身是常樂我淨,《涅槃經》正式說明如來藏和佛性:佛法身常住不變,人人以之為性;於是建立了人人皆有佛性,因佛性本為宇宙之本體,是一「真常心」。
在中國出現了一本《大乘起信論》,據一般學者考據,並非來自印度,而為中國人所作,強調「真常心本體論」。《大乘起信論》云:「所言法者,謂眾生心,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。」這是指一切萬有以心為本,所謂「真常心」即真實恆常不變的個體。
「依一切眾生,以有妄心,念念分別,皆不相應,故說為空,若離妄心,實無可空故。所言不空者,已顯法體空無妄故,即是真心恆常不變,淨法滿足,則名不空。」此處視空為真心的清淨性,而不是龍樹所講蕩相遣執的那種緣起之空。佛教遂由空的哲學轉向真常心的體驗。
由真心系統再轉化出「法界緣起」(pratitya-dharmadhata)的思想,從全體法界看天地萬物之生滅,以眾因緣皆依於真常心。
《華嚴經》入法界品:「我知法界性淨」,性空即成為「性淨」之美。
密宗云:「一切分齊事法,……如性融通,重重無盡。」此即「事事無礙」的境界,以一切本族空性,因此事與事之間無界限分別,界限分別是由人心所執而成。由於「事事無礙」,一切可入一切,一毛端可見三千大千世界。
真常心系統能為諸法立本體,而有根源的說明,解決無體的困難。但諸法祇是「隨緣而起」,對於無明與因緣卻無根源的說明。且宇宙之空理,祗是法爾如是,並無生化萬象之力;其空理亦非日常生活應對萬事、倫常道德、及民族文化之理。空理與萬事無礙,但萬事祗由無明因緣而起,萬有與空理性質仍非圓融為一體,終流於有體無理無力之境界,而非終極之圓融。
佛教哲學和境界至此已到盡頭。以「無常」和「空」為本的哲學,或《維摩詰經》所謂的「無住為本」,始終不可能對萬有萬理作根源的說明。一切不外是「法爾如是」,不論境界講得多麼高,說「事事無礙」,說「一念心具三千」,「無明亦為法性」,說「低頭舉手皆佛道」,均離不開「有體無理無力」的理論架構。故不論從理論看,或由修為體驗看,均非終極。 (待續)
本文為梁燕城博士對佛教的研究與批評反省。

不是台壇慈秀
群組:佛教徒
群組:佛教徒

女 文章總數 : 40
來自? : 台壇冥界
信仰及宗派 : 佛教禪宗
舍克勒 : 17632
注冊日期 : 2008-06-17

回頂端 向下

轉貼討論:空與情-第二部:超越佛智 Empty 回復: 轉貼討論:空與情-第二部:超越佛智

發表 由 不是台壇慈秀 2009-08-08, 17:33

從無常轉向道的思路
1.無常理論的弱點
佛法是以無常的體驗為本,無常的理論根據則為緣起,由緣起而主張性空之說,由空的概念配合真常的系統,形成種種奇詭的教義或境界,和種種弔詭矛盾之辭,製造境界很高的感覺。
若掌握其無常之說,則自必以「無住」為本,因一切都在變化之中,任何固定的理論或概念必會被破解,而矛盾弔詭之辭即可成立。但其說的最大弱點也就在這裡,即是對萬有不能作根源的說明,祗能詭辭以說之,如「非空非有」,「非非空非非有」之類,始終是不可能有終極價值,因終極者為緣起之空,此不含價值,不思天理,也不念創生萬有的動力。故牟宗三判佛教為「無理、無力、無體」確是中的之言。
一個潛心修佛的人,始終沒有終極實質價值的體悟,最高境界不外是覺悟成佛,了悟萬法皆空,如幻如化,進入涅槃大寂定,不生不死,達至又如何?不外是無理無力的世界。這絕不是終極境界。況且成佛之人極少,眾生最多是具佛性而已,大部份都在輪迴之中,輪迴就是苦,修佛者大都未能脫此苦,最多能來世往生西天而已,何能脫輪迴?
尋索更高境界,必須從無常的體驗中釋放出來,以更廣闊的眼光看這一切。若以變化為本來觀天地,不必然限於空與無常,卻可視變化為「道」的表現。

2.道家領悟之道
中國道家哲學同樣視萬有在變化之中,這變化形成各種反覆,而有事物之兩面性,老子所謂「萬物負陰而抱陽,沖氣以為和」,一切是在陰陽的兩面性互變中,不變的是天地之氣,此氣在陰陽兩極之轉化間不斷形成和諧。
道家並無從變化中導出無常與空的結論,卻以氣、陰陽與和諧為思考重點,並提出「道」作為終極的觀念。
道的概念來自一種領悟,就是天地萬物均有其發展路向。所謂道,原意就是道路,莊子所謂:「道行之而成。」(齊物論)在觀天地時,我們會發現一切皆有其發展的路向,所謂「道者,萬物之所由也」(漁父)一切均是「循道而趨」(天道)。一顆種子落在地裏,會長成一植物,開花結果,為何它不會發展成其他東西呢?為何它要開花呢?開花可吸引蜜蜂採蜜以傳播花粉,為何植物懂得有蜜蜂存在以吸引之呢?植物沒有思維,也沒有自我計劃,為何能依一微妙的道路發展,而能維持其生命呢?
萬有各自順其道路發展,地有地道,老子云:「如上善若水…居善地。」(八章)天有天道,如「天之道,其猶張弓與,…天道損有餘而補不足。」(七十七章)這不同的路又互相交疊,互相扶持,所謂「天地相合,以降甘露」(三十二章),「天長地久」(七章),這不可能單從無常及緣起性空角度,就可提供合理的解釋,道家在此有一高超的智慧,指出這一切各自的道路,交疊互動而形成一龐大的宇宙奧秘,稱之為道,此道不是空,卻是宇宙之規律與根源,所謂:
「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,寂兮寥兮,獨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為天下母,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。」(二十五章)
「道沖而用之或不盈,淵兮,以萬物之宗。」(四章)
但這道又是「無名」,在一切常規的思考以外,是「玄之又玄」的大奧秘,所謂「道者萬物之奧」(六十二章)也。
從變化的思考,不必然限於証悟無常,卻可從變化的路向中,發現道之為奧秘的規律。宇宙是有道的存在。
3.聖經的創造之道
聖經說「太初有道」,這道原文是Logos ,即上帝的言語,此言語是萬有的理性,也是上帝性情的一個訊息,依這訊息的理創造了天地萬物。
舊約箴言也說「智慧」在太初之時存在(箴八22)。這智慧的原文是hokma, 常與知識 (doat)和聰明(tedune)並用。箴言八章提到,太初之時,智慧以踴躍的喜悅創造天地(八30~31),亦即是一有位格、有親情的真理創造了世界。
宇宙是一有創造、有活力的系統,不祗是緣起之空。道家能從變化中領悟這道,即是領悟這宇宙原有之大智慧。
4.儒學的天道
中國的易傳更以創造性的概念來說宇宙,所謂「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」,乾元就是創造性原理,為萬物之始,又云,「生生之謂易」,「天地之大德曰生」,所謂「生」,原意就是生辰,是創生之意。儒家宇宙的變化,是一創造性的變化,而非緣起之無常,故孔子對流水有「不捨晝夜」之歎,生命與宇宙是一大化流行,一切「不捨」地發展,孔子故云「四時行焉,百物生焉」,萬有在「行」在「生」。中庸以「誠」來描寫萬有之本體,至誠之是「洋洋乎發高萬物,」天地萬物就是在這宇宙生生不己的創發力中發育。
在易學與儒學的觀察中,宇宙不單有道,而且是創造性的天道。程明道云:「天為萬物之祖。」又云「天道始萬物,物資始於天。」中國古賢哲已察覺宇宙有創造的規架,生生不息的力量,故萬有的變化是智慧創造力的彰顯,不必視為緣起之空。
如此,宇宙是一創造性的系統,而宇宙原有大智慧的表達,均指向一更高的宇宙根源。中國古人本就承認有「上帝」的存在,詩經所謂「皇矣上帝,臨下有赫,監觀四方,求民之莫」(詩經,大雅,皇矣篇)。自古中國聖王均敬畏上帝和事奉上帝。「小心翼翼,昭事上帝」(詩經,大雅,大明篇),故此,中國自古均相信一位有情的上帝。而上帝的位格,也可從中國儒學中推出,特別以是孟子的惻隱之心為本,可推出一位有位格的上帝。

不是台壇慈秀
群組:佛教徒
群組:佛教徒

女 文章總數 : 40
來自? : 台壇冥界
信仰及宗派 : 佛教禪宗
舍克勒 : 17632
注冊日期 : 2008-06-17

回頂端 向下

轉貼討論:空與情-第二部:超越佛智 Empty 回復: 轉貼討論:空與情-第二部:超越佛智

發表 由 不是台壇慈秀 2009-08-08, 17:35

天與道有位格的推論
1. 人體驗不忍及真誠怛惻,是天道在人心中的呈現。可稱為人心中「天的現象」,孟子描述這普心:「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,皆有怵惕惻隱之心,非所交於孺子之父母也,非所以要舉於鄉黨朋友也,非惡其聲而然也。」(公孫丑上)此心的出現,非由經驗上、外來原因及功利考慮而出,卻由心之本質中自然呈現,對此作一「現象學的描述」(Phenomenological description),即可揭示人的美善本體。故云「仁義禮智,非由外鑠我也,我固有之也」(告子),「人之所不學而能者,其良能也;所不慮而知者,其良知也。」(盡心上)
2. 此種心靈本質呈現的現象,是一有情格的體驗(personal experience),故云「乃若其情,則可以為善矣,乃所謂善也。」(告子)
3. 若此體驗是純全的天道呈現,即宇宙的美善本質是以純全之善實現於心。又若天人合一,心與天並無分裂,而此心又帶情格性,則很難設想天道不帶情格性,或僅為無知無覺的天理;此呈現本身即天道,故天道必具位格。而具位格則具超越性,不限於人心中的呈現,其本身仍是一奧秘,不等同我所體驗及所見的一切。
4. 人所體驗的宇宙性真理,或終極的創造力,是宇宙的道德價值,也是自然界生生不息之動力。其位格具超越性和奧秘性,人與萬有皆靠祂而立,也在祂裏面;但祂並不等同人與萬有。人所體悟的一切,僅是其創造性的表現;人對其位格祗知其有,卻仍未接觸,唯強字之曰道或天。
5. 此道若有位格,則必有主權和自由,既可呈現為人心性美善之來源,也可主動與人相遇,而有特殊啟示。
6. 上帝的道呈現在天地萬物或人性中,為一般宗教和哲學所揭示,此為上帝之「默現」。其表現為孔子所謂「天何言哉,四時行焉,百物生焉,天何言哉」,這樣,天與道──默現的上帝──仍是一奧秘。按神學的說法,那是上帝在創造中所彰顯的「永能和神性」,但並不能形成救贖,故人無法藉之得救。
7. 上帝主動向人說話,在歷史中有行動,也藉救贖與人相遇,則是其「朗現」,即其啟示。在這情況下,「道成肉身」,將其奧秘性向人揭露出來(西一26-27,二2,四3;弗三3-5)。此意義的「道」,在存有中顯示為創造力,在啟示中才全幅彰顯為救贖之主。
恩情的上帝及啟示朗現
1.檢查啟示的理性根據
有情懷位格的終極真理必具主動性,這種與人類主動的接觸,即所謂「啟示」:真理主動打開自己,讓人理解和體會,形成上帝和人之間的情際交流。
有關啟示記錄的文件很少,且難有理性檢查其確當性的根據,其中僅有基督教聖經,因由多人在不同時代寫成,涉及歷史事實及未來的預言,原則上可被理性檢查。由於它與歷史和考古證據相符,故接受這文件為上帝的啟示,與理性的要求一致,因而為合理的信仰。
2.溝通與感通的真理
聖經作為一份啟示的記錄文件,其核心說明上帝和人建立關係,和人有溝通,而人在這樣的關係中,便和上帝有了感通。上帝是一溝通和感通的真理,也是一性情的真理。
從啟示所揭示的上帝是三位一體,即是三而一、一而三的關係存在,是一終極的愛與親情關係。三位一體本身是一奧秘,也是一切關係的基礎,從三位一體所創造的宇宙,是一感通關係的宇宙、性情的宇宙。
3.道與道成肉身
「道」(Logos)原意是話語,指意義的背景,藉此使事件得理解。宇宙和上帝的奧秘是通過道的啟示,讓有限的人得以了解。這「道」可被理解為一訊息系統,宇宙萬物初創,是由這訊息系統而來。上帝的啟示,則是超越一般創造而接觸到人心靈深處的訊息系統。
「道成肉身」(incarnation)則顯明道是一有情懷位格的活道,這活道具體在人間出現,真理參與到人類歷史中,經歷了人類的罪惡與苦難,通過釘十字架的耶穌基督,承擔人類的苦罪,使任何無辜受害、苦中折磨的人,知道自己不是孤單的,也使一切在罪惡中互恨互鬥的人,理解到罪人仍可由悔改而得淨化和被寬恕;通過耶穌死而復活,讓人知道生命不論陷於何種困苦中,仍可更生轉化,而有新的開始,恢復與上帝的親情和感通關係。
恢復感通的人,成立一感通的群體,就可成為一天國,將上帝的公義慈愛帶向人間。這群人在知識上,視宇宙為經由道所創造的理性系統,而發展科學;在政治社會上,視人具有道所賦與的尊嚴和權利,而發展尊重生命財產權的體制;在思想上,接納各人的獨特性;在生命整體上,則與上帝發展深密的情際交流。
上帝本身有情懷,祂對人的寬恕和相交是恩典。祂是一位恩情之主,與人可發生密切的情際關係,此是當下可證悟而體會的。由恩情之主所創造的性情宇宙,可由其生滅變化中見其空,由全體法界的基礎上見其真常心,由生生不息中見其創造力,此皆「道」的訊息系統所貫串,但人仍可超越,接受道成肉身的活動,而得救贖,歸回於宇宙最高之恩情上帝,成為其兒女。(全文完)
本文為梁燕城博士對佛教的研究與批評反省。

不是台壇慈秀
群組:佛教徒
群組:佛教徒

女 文章總數 : 40
來自? : 台壇冥界
信仰及宗派 : 佛教禪宗
舍克勒 : 17632
注冊日期 : 2008-06-17

回頂端 向下

回頂端


 
這個論壇的權限:
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